标签归档:荨麻疹

荨麻疹的诊断治疗预防与科谱知识

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类似于荨麻疹,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1酯酶抑制物(C1 esterase inhibitor,ClINH)缺乏所致。 临床表现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好发生于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皮损为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呈肤色或淡红色,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多为单发,偶见多发 […]

来去如风的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说荨麻疹来去如风我觉着一点也不为过,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去后不留痕迹。当然如果荨麻疹转变为慢性,则可能不会去的快了。 病因 多数荨麻疹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如下: 食物 主要包括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和蛋类等)、植物(如蕈类、草莓、可可、蕃茄和葱蒜等)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剂(如水杨酸盐、柠檬黄、安息香酸盐、亚硫酸盐),这些物质中有的可作为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有的则 […]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慢性荨麻疹是比较恼火和一种疾病,不仅患者痛苦较大,而且对于医生来说挑战性也很大。患者反复发作,时起时消,没完没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医生也头疼,患者一次的的跑来,将心比心,的确很痛苦。但是慢性荨麻疹并非不可治疗。如果治疗规范,慢性荨麻疹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控制症状是首要 慢性荨麻疹及时的控制症状是治疗的第一要素。治疗药物多是抗组胺药物,有时可辅以抗白三烯类药物如孟鲁斯特钠,或者改善免疫力药物如卡介菌多糖等。 抗组胺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药物的选择或以参阅郝飞教授的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 […]

荨麻疹治疗指南2007版

今天学习了荨麻疹治疗指南2007版,简要概括一下。 诊断思路 用药原则 注意事项 如发病急,皮疹广,有呼吸困难倾向者,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然后激素,用量0.5-2mg/kg/d,也可与抗组胺药物同时应用。 慢性荨麻疹根据风时间决定给药时间。风团控制后,可持续服药月余,然后逐渐减量。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同时给2种药。顽固性荨麻疹或试用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联合使用。有研究表明,大剂量(2-4倍剂量)抗组胺药物对部分患者有益,但需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 抑制肥 […]

急性荨麻疹伴白细胞升高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

急性荨麻疹伴白细胞升高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急性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医生在诊疗的时候,如果皮疹出现鲜红色,多会给患者做血常规检测,其目的是为了鉴别、排查感染因素引起变态反应。如有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大多都习惯抗过敏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但是,有些荨麻疹患者白细胞升高也有可能是过敏反应或药物应用(如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白细胞反应性增高。而且,抗生素本身也是较容易引起荨麻疹的一个因素。 因此,如何判定急性荨麻疹患者白细胞升高是因感染所致还是应用药物所引起就相对比较麻烦。为了合理、正确应用抗生素 […]

荨麻疹健康教育处方

概况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风疹块、“起泛”等,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局部水肿性损害,常伴有剧烈瘙痒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男女老少都可以发生,以中青年女性更常见。 病因及危险因素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多数患者都不能找到确切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如鱼虾、蟹贝、肉类、牛奶、蛋类;药物,主要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可为诱发和加重因素;其他如寒冷 、日光、紧张、精神压力以及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