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医患关系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依从性

今天遇到一位慢性荨麻疹患者,病史有5年了,反反复复,看过很多医院和医生,甚至连一些私人医院也去过。尝试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药物、仪器等等,还有各种检查。 今天找到我,我一看病史这么长,治疗周期肯定也会很长,因此就和患者进了沟通。说明一下该病的病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但是患者一听治疗,立马说这些方法都尝试过。而且数年前还查过过敏源,好像是尘螨过敏。如果是单纯的尘螨过敏,那么可以行脱敏治疗。现在最经典的脱敏治疗是注射从尘螨中提取的高纯度蛋白,逐级加量。但是患者又不确定是否是尘螨过敏。因此我建议他查一下过敏源。 经过点刺 […]

不要奢求医生不能凭一句话就能诊断疾病

因为自己是一个皮肤科医生,经常收到不少亲朋好友询问疾病的情况,有的是内科疾病,有的是外科疾病,当然大部分是皮肤疾病。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就一句话,或者给我一张图,问我是这什么病?我哪知道这是什么病,除非是非常常见的病,而且提供的照片也很典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样。 更有甚者,有很多人在很多医院看过了,都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病,就拿一张不清晰的图来问我是什么病,怎么治?我真的不知道。 有人问了,你不是医生吗?好吧!我是医生,但不是神。一个疾病的诊断是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 中医是我国的医学,讲究个望闻问切。西医大体和 […]

不要拿着网上看到的知识考医生

经常在门诊上遇到一些患者,在网上搜索了半天才来看病。而且拿着网上看到的知识来考较医生,甚至指点医生,说我这是什么病,应该怎么治。或者在网上看到一些治疗方法,要求采用这样的治疗方法。对于遇到这样的患者,我真是感到很蛋疼。

如何正确的在网上咨询皮肤病和性病

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咨询皮肤病和性病,而且现在网络上提供的咨询平台多如牛毛,如百度知道,好大夫等等。作为皮肤科医生的我,也常在各大平台回答过很多患者的提问。以前是在百度知道,后来在好大夫,现在在好大夫APP。但是,在问答患者的提问时,也遇到很多无可奈何的问题,让我们医生没法回答。因此,皮肤科医生建议患者如果想在网上咨询皮肤病和性病的话,我希望您先看看以下建议。 尽量把病情描述详细 有的患者在提问的时候,就一句话,问我们医生怎么治。比如有的人问「痤疮怎么治?」「过敏怎么治?」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真是无奈啊。面对这样的问题 […]

如何购买皮肤外用药物

如何购买皮肤外用药物?现在药店遍地开花,网上药店的确也很多,这大大方便了患者,也可能降低了患者的部分医疗费用。皮肤科医生经常在门诊上看到很多患者在药店自行购药治疗,或者患者在医生开具处方之后患者自行到药店拿药。皮肤科医生并不反对患者自行购药,但是强烈建议在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购药。虽然自行购药的敝大于利,但是也阻挡不了患者自行购物的热情,很多人认为皮肤病是小病,药店买点药擦擦就可以了。殊不知自行购药也有学问。这可能是大多数患者希望知道的问题,但是作为皮肤科医生来说,并不建议患者在药店或者网上自行购买皮肤外用药物。 […]

美国医院如何保护医疗人员

在每次医院暴力事件后,都有人会说应该“像美国一样”“立法”“门口必须装金属探测器”。其实,美国“医疗暴力”并不比其他行业的暴力更严重,所以法律和行政部门对医护人员的保护并未超出其他行业的,但并不短缺于其他行业。 美国医疗业者的执业安全状况和矿工等行业一样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监查 因为美国的普通医疗业并不远比其他职业危险,所以并没有一部类似于《联邦校园安全法》的特别针对医疗场所的安全法律。医疗业者的执业安全状况和矿工、建筑工人等合法业者一样受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核查和管理。每年劳工部出版《行业伤害与疾患》 […]

中国医生何去何从

在中国行医已经成为一项高危行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医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不到有效的保障,时不时受到患者及其家属恐吓。中国医生何去何从,著名的杂志Lancet发文讨论了中国医生状况。 在中国行医已经成为一项高危行业。医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很多人受到暴力恐吓,一些医疗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而遇害。 2012年11月29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女医生在门诊被砍死,这仅仅是遇害医疗人员长长清单上的一个例子。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保护医生,但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来制止这种悲剧的发生。迄今为止 […]

深痛悼念王云杰医生-王云杰医生追悼会今日举行

王云杰医生一路走好! 王云杰医生灵堂,向王医生默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今晨上班前在医院门口举行的悼念活动 浙江省妇保医院悼念王云杰医生 中山医院举行悼念王云杰医生活动,默哀三分钟,为他送行! 北仑医院举行悼念王云杰医生活动,默哀并为其家人捐款,为他送行! 滨江医院普外科沉痛悼念王云杰医生 温州医学附属儿童医院二内神经科集体为王云杰医生送行! 浙医二院悼念王云杰医生!  

谁来拯救医患矛盾中受伤的「天使」

近年来,袭医时间频频发生,「白衣天使」成「受伤天使」,片面折射出我国和谐医患关系的缺失。「医患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和谐的声音。那么,如何建立健康、包容、和谐、正常的医患关系?谁来拯救医患矛盾中受伤的「天使」? 恶性伤医事件频发 恶性伤医事件的频发,医护工作者职业环境的恶化,不断刺激着社会大众敏感的神经: 9月23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恶性伤医事件,一名男性患者持刀砍伤3名护士,其中一人是孕妇。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应。 据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负责人介绍,持刀砍伤3名护士的男子名叫肖胜 […]

看国外如何对待袭医事件

医院的暴力行为不只是发生在中国,国外的很多国家也都常有发生袭医等事件。这些国家应对此种事件的方式,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 2012年6月,美国卫生设施管理局和和美国社会医疗工程发起「美国医院安防调查」。调查美国医院的安防情况。据报道,在2011年,23%的医院遭遇的袭击事件发生率持续上升,10%的医院有所下降;34%的医院患者及家属对急诊部门员工采取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上升,7%的医院有所下降;29%的医院患者及家属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采取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上升,7%的医院有所下降。因此美国医院安防已经得到更多的关 […]